今天寫這篇文章時,我的心情是極其沉重的,之所以這么講,是因為2015年之后紀念幣玩家幾乎全線潰敗,只是在投資損失上多與少的問題,一些重倉者更是損失慘重,在這個一損俱損的八年抗戰中,無數勇士倒下了,但是又有無數勇士沖了進來,就像韭菜一樣,生生不息,割了一扎又長出一扎,也因此,無論這個市場環境多么惡劣,我們都應學會裸泳生存。
猴年紀念幣的發行,就已意味著紀二輪紀念幣板塊已死,不管你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當然筆者所指的是2014年之后發行的紀念幣,因為從羊幣的八千萬枚,陡增至猴幣的5億枚,這不是一次簡簡單單的加量,也不是因為當年羊幣價格炒得有多高,有意平抑紀念幣市場,而是另有隱情,這個隱情的背景可能就是2012年后,社會上的貨幣流通量泛濫所造成的,所以國家欲通過增量擴大紀念幣面值來吸收社會流通性,從而降低通脹風險,而紀念幣紀念鈔的暴增發行就是為了應對這種金融風險,當然紀念幣的暴增發行只是一個引子,在其它一些行業都有所體視,比如債券市場的增量增品發行。
大家之所以尚未離開這個市場,是因為有一種信仰在支撐著我們前行,總認為未來是美好的,行情總會來的,是這樣的一種期待。其實細想一下,一個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十年呢,二輪生肖都發行九年了,今天不漲反跌,死水一潭,請問希望又在何方?
從以前的每年一兩枚紀念幣發行,到2023年擴充到六七枚,雖說個幣量減了一點,但品種增加5個,說白了這其實是一種變向在擴容,未來一兩年,相信發行方還會向二級市場吸納更多的現金,如果說前幾年只是為了防通脹吸納,那么未來一兩年,很有可能是,由于市場資金短缺而尋求吸納,這對普通老百姓來講更是雪上加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