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繼成功舉辦1996年北京亞洲郵展和1999年北京世界郵展后,又籌辦四川綿陽第十六屆亞洲國際郵展。
這是在北京之外第一次舉辦的大型國際郵展,也是第一次由地方承辦經國務院批準的大型國際集郵活動。
作為承辦方的四川省郵政局和綿陽市郵政局, 數次來京,一方面是和全國集郵聯溝通,更主要的是和郵資票品司商量為這次國際郵展發行哪些郵資票品,能不能發行一款專為郵展烘托氣氛的郵票品種。
后來,時任郵資票品司司長的劉建輝約上郵票印制局圖稿編輯部主任王虎鳴在綿陽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陪同下參觀了綿陽博物館。
他們的目光共同定格在一尊銅馬上。這是一尊東漢時期的青銅馬,1990年在四川綿陽市何家山二號漢墓出土,國家一級文物,為全國現存最大的漢代青銅馬。銅馬昂首揚尾,造型準確,威武生動,由于夸張其體態的高大而與人俑形成鮮明的對比,顯示出令人吃驚的現實主義藝術表現力。他們一致認為,綿陽亞洲國際郵展的郵票主圖非其莫屬。
發行什么樣的郵票品種,來烘托郵展的氣氛呢?
這是在劉建輝確定郵展郵票主圖后,又要立即思考的一個問題。無論是亞洲、歐洲還是美洲舉辦的洲級或世界級的郵展,主辦國郵政部門為鼓勵更多的集郵者或民眾到展場參觀郵展,往往都會發行一些特殊的郵票品種在郵展的開幕日或被命名的其他活動日出售。這種郵票品種,只在郵展期間發行,郵展閉幕后則停止發售。
于是,劉建輝想到了郵票印刷疊色樣張,這是一種將郵票分色印刷過程展示出來的樣張,在國外也是由郵票主管部門發行,在國外的郵展有時能見到出售。
這種郵票印刷疊色樣張能不能在綿陽郵展上亮相?不過,這是一件比較敏感的事,還是找集郵家咨詢一下。
他想到了兩個人,一位是朱祖威,一位是王泰來。兩個人都是北京市集郵界非常有影響的人物,都是為推動北京市集郵活動發展做出過貢獻的人物。
第二天下午,兩位集郵家如約而至。
他們一起研究了幾個問題:1.亞洲國際郵展期間發行一枚郵票疊色樣張是否可行?2. 疊色樣張的數量發行多少枚合適 ?3. 疊色樣張的售價安排多少為宜?
兩位集郵家做了充分的準備,帶來不少各國發行的疊色樣張。他們詳細介紹了各國疊色樣張的特點和工藝后,一致認為,在綿陽郵展這樣的洲級國際郵展上,發行一枚帶有趣味性質的疊色樣張是可行的,同時也是對郵票印制知識方面的一次普及。關于疊色樣張的發行數量和價格,二人建議可以發行20萬枚,只在郵展期間發售,郵展閉幕則停止銷售,價格定為20元比較合適。
會后,郵資票品司又做了進一步的研究。綿陽亞洲郵展的展期共5天。開幕第一天的上午,一般不接待普通觀眾參觀。
而閉幕的當天下午,撤展安全又是重頭戲,因此會提前閉館。這樣算來,綿陽郵展的有效展期只有4天。根據展場最大人流量2萬人至2.5萬人計算,經過綜合考量,郵資票品司確定發行量10萬枚比較合適。關于價格,考慮綿陽仍屬于西部地區,從當地消費水平出發,定價10元容易為集郵者所接受。
2003年11月20日,第一枚郵票印刷疊色樣張經過一年的醞釀、調研、設計、印制,終于和集郵者見了面?!吨腥A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在2003-23“中國2003第十六屆亞洲國際郵票展覽”一欄中做了如下記載:同時發行郵票印刷疊色樣張10萬枚,售價10元。
3